荨麻疹图片和症状
2022-07-12    468577 阅读
张文娟
皮肤科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

概述:

荨麻疹俗称风疹块。是由于皮肤、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。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。本病病因分为外源性与内源性。

临床表现及分类,荨麻瘆临床表现为风团,其发作形式多样,多伴有瘙痒,少数患者可合并血管性水肿。

临床表现及分类:

荨麻瘆临床表现为风团,其发作形式多样,多伴有瘙痒,少数患者可合并血管性水肿。按发病模式,结合临床表现,将荨麻瘆进行临床分类。不同类型荨麻瘆其临床表现有一定的差异。

一、自发性

1、急性荨自发性麻疹自发性风团或血管性水肿发作≤6周。

2、慢性自发性荨麻疹自发性风团或血管性水肿发作>6周。

二、诱导性

1、物理性:

A、人工荨麻疹。机械切力后1-5min内局部形成条状风团。划痕反应即用牙签等钝硬的东西在皮肤上划,被划的地方就会渐渐现红线、红晕和水肿三联反应。在受刺激部位很快就会出现条状的隆起性划痕,即风团。一般患者会感到剧烈痒感,如果搔抓,那么风团就会沿着抓痕扩大并融合,最后形成大片的风团,而没有搔抓的地方就没有风团,一旦停止搔抓风团会很快消失,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。

人工荨麻疹图

B、冷接触性荨麻疹。接触冷的物体(冷风、冷水等)后,杂接触部位产生风团。瘙痒通常最初出现的症状,寒冷性的荨麻疹的风团是遇寒冷出现,这是它的典型特点;出现风团的部位有明显的针刺感以及剧烈瘙痒的感觉。一般这种症状在遇热比如说热饮、热水浴的时候症状就会自行的陆续消退。在接触寒冷半小时或是数个小时发生皮疹,不痒,皮疹为红斑和风团,常伴有发热、怕冷、关节痛、头痛等全身症状。

冷接触性荨麻疹图

C、延迟压力性荨麻疹。垂直受压30min至24小时局部形成红斑样深在水肿,可持续数天。主要表现为皮肤受压后4~6小时出现的红斑性水肿,但从刺激到出现症状的间隔可短达30分钟,长达24小时。患者常诉灼烧感和疼痛,伴或不伴有瘙痒,肿胀可持续数小时到数日,可能还伴有关节疼痛。约半数患者有全身症状,如畏寒、发热、多汗、眩晕、恶心、头痛、关节痛、疲劳和轻度白细胞计数增多等。

延迟压力性荨麻疹图

D、热接触性荨麻疹。皮肤局部受热后产生风团。风团限于热接触部位,初为小风团,可以融合。有些患者在风团周围有2-3cm宽的红斑。皮损一般持续1小时,偶见持续6-10小时,难治疗的患者可持续24小时,甚至到3。皮损伴剧痒或有烧灼感。食热的食物后舌有麻木和刺激。皮损泛发时有疲乏、眩晕、头痛、面部潮红、恶心、腹泻、腹痛等症状。

热接触性荨麻疹图

E、日光性荨麻疹。暴露于紫外线或可见光或发生风团。常见于暴露日光后数分钟内,在暴露部位开始出现瘙痒和红斑,迅速形成风团;通常数分钟至1小时后消退,但亦可持续较长时间,特别是由可见光引起者。有些患者在反复暴露后可产生耐受性;光试验为重要的诊断方法,在短时期的试验暴露后,照射部位即出现风团和红斑。

日光性荨麻疹图

F、胆碱性荨麻疹。皮肤受产热刺激如运动、情绪激动时发生2-3mm风团,周边有红晕。临床表现为多发的3mm直径大小的红色丘疹,散在分布,有针扎样或者瘙痒不适感。除此之外,也有的胆碱能性荨麻疹只是有针扎样的不适感,但是没有皮疹,其也是剧烈活动、遇热、情绪激动等情况下诱发。

胆碱性荨麻疹图

2、非物理性:

A、水源性荨麻疹。接触水后发生风团。

B、接触性荨麻疹。皮肤接触一定物质后发生瘙痒、红斑或风团。

病因:

1、外源性:多为一过性,如物理因素(摩擦、压力、冷、热、日光照射等)、食物(动物蛋白如鱼虾类、蛋类等)、腐败食物和食品添加剂等、药物(免疫介导的如青霉素、血清制剂、疫苗等,非免疫介导的肥大细胞释放剂如吗啡、可待因、阿司匹林等)、植入物(人工关节、吻合器等)等。

2、内源性:多为持续性、包括慢性隐匿性感染(细菌、真菌、病毒、寄生虫等)、劳累、维生素、精神紧张等,以及慢性疾病如风湿热、系统红斑狼疮、甲状腺疾病等。通常急性荨麻疹常可找到原因,而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多难以明确,且很少由变应原介导的一型变态反应所致。

治疗:

1、患者教育。告知患者本病病因不明,病情反复发作,病程迁延,除少数并发呼吸道或其他系统症状,绝大多数呈良性经过。该病具有自限性,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,提高患者生活质量。

2、病因治疗。详询病史,避免相应刺激或诱发因素,抗感染或控制炎症。

3、控制症状。药物选择遵循安全有效、规律使用的原则。

A.急性荨麻疹的治疗:抗组胺药物,糖皮质激素。

B.慢性荨麻疹的治疗:以抗组胺药为主,一种抗组胺药无效时,可2~3种联用或交替使用;顽固性荨麻疹单用H1受体拮抗剂疗效不佳者,可联用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,或加用稳定肥大细胞膜的药物如酮替芬、曲尼司特等联合应用。还可酌情选用雷公藤等口服。

C.特殊类型荨麻疹:治疗原则基本上同急性荨麻疹。在抗组胺药基础上,根据不同类型荨麻疹可联合使用不同药物。如皮肤划痕征可用酮替芬;寒冷性荨麻疹可用酮替芬、赛庚啶、多虑平等;胆碱能性荨麻疹可用酮替芬、阿托品;日光性荨麻疹可用氯喹;压力性荨麻疹可用羟嗪。

D.特殊人群的治疗:妊娠和哺乳妇女尽量避免使用抗组胺药,儿童用药需按体重调整,老年人避免第一代抗组胺药,因其可能导致的中枢作用和抗胆碱作用,肝肾功能异常患者需酌情减量或换药。

诊断与鉴别诊断:

1、病史及体检。

2、实验室检查:血常规、血沉、抗核抗体与血清补体测定、粪虫卵、自体血清皮肤试验、Hp检测、维生素D测定等。

3、诊断按分类诊断进行。

4、鉴别诊断:

A.荨麻疹性血管炎:风团持续24小时以上,有痛感,皮损后有色素沉着,病理提示血管炎性改变。

B.与丘疹性荨麻疹、血清样病反应、败血症、遗传性血管水肿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、严重过敏等鉴别。

日常注意事项:

1、包括饮食上要注意避免辛辣饮食,要减少刺激胃肠道黏膜的食物。注重营养均衡,患儿不宜食用过多高蛋白质的食物,少吃或不吃辛辣及海鲜、牛羊肉等发性食物。

2、要积极地抗过敏治疗,比如选择合适的药物,糖皮质激素,氯雷他定,维生素C钙剂等进行对症治疗。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对哪些药物过敏,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皮试反应。

3、注意卫生。荨麻疹患者,要注意保持,室内室外的清洁卫生,也要少养猫狗之类的宠物同时避免吸入花粉粉尘。还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。如饮酒、吸烟、情绪激动、发热等,都会加重皮肤毛细血管的扩张,从而加重荨麻疹。

4、注意多饮水,保证充足的睡眠,以增强机体免疫力,调整自身的免疫功能。水果上也要避免进食含组胺类的水果,如芒果,菠萝等南方的水果。

综上所述,在治疗加预防的情况下,我们才能够更好的控制荨麻疹的发生。

展开全部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