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部穴位置示意图
2023-02-08    9435 阅读
吕志勤
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

概述:

头部穴位有印堂穴、迎香穴、水沟穴、睛明穴、攒竹穴、百会穴、风池穴、完骨穴和太阳穴等,不同的穴位作用不同。

位置及

作用:

1、印堂穴

位置:

两眉连线的中点。

作用:

健脑、安神、明目、开窍。可用于缓解头痛、头晕、眼疾、感冒、精神疲劳、失眠、鼻炎、高血压等。

感觉:按压时有酸胀感。

印堂穴位置图片

2、迎香穴

位置:

鼻翼外5点,鼻唇沟内。

作用:

清热祛风,通窍鼻塞。可用于缓解感冒、鼻炎、鼻塞、嗅觉差、口眼歪斜等。

感觉:局部按压有肿胀感。鼻子闻起来不甜不臭,但按压后感觉“通气”了。

迎香穴位置图片

3、水沟穴(人中穴)

位置:

人中沟上1/3和下2/3的交汇处。

作用:

常用于缓解小儿惊风、中暑、中风、面瘫、急性腰扭伤。
人中穴位置图片

4、睛明穴

位置:

眼角上方0、1寸。

作用:

常用于目标疾病的缓解和保健。
睛明穴位置图片

5、攒竹穴

位置:

眉毛上,眶上切迹处。

作用:

常用于头痛、头晕、眉骨疼痛、目赤、视物模糊、流泪、口眼歪斜等疾病的缓解。
攒竹穴位置图片

6、百会穴

位置:

头顶正中,两耳尖与头部中线的交点处。

作用:

补阳、壮阳、清热开窍、健脑通络。适用于健忘、失眠、神疲乏力、头晕目眩、耳鸣、中气不舒、五脏下垂、头痛、高血压、中风、慢性腹泻等。

感觉:局部按压有轻微肿胀感。

百会穴位置图片

7、风池穴

位置:

颈后枕骨下,与乳突下缘平齐,项肌外侧凹陷处。

作用:

适用于颈痛、头痛、头晕、失眠、健忘、鼻塞、鼻出血、耳聋耳鸣、牙痛等。

感觉:局部按压有酸胀引起的微痛。

风池穴位置图片

8、完骨穴

位置:

耳后乳突后凹陷处,连风府穴。

作用:

常用于头痛、颈部剧烈疼痛、口眼歪斜、牙痛、面颊肿痛等的缓解。
完骨穴位图片

9、太阳穴

位置:

在眉梢和外眼角之间,凹陷处往后移1英寸。

作用:

醒脑明目。风止痛,清堵,除烦。可用于缓解头痛、头晕、偏头痛、神经衰弱、感冒、视物模糊、口眼歪斜等。

感觉:局部按压有酸胀感,重按压疼痛,有时向四周扩散。

太阳穴位置图片

10、下关穴

位置:

颧弓下缘,下颌切牙间凹陷处,闭口取穴。

作用:

颌骨关节炎、面颊皮肤麻木、口眼歪斜、牙痛、耳鸣耳聋。
下关穴位置图片

11、颊车穴

位置:

下颌角前方上方约一横指处,咬牙时咬肌凸起的地方。

作用:

适用于下牙痛、咬紧牙关、腮腺炎、口眼歪斜等症。
颊车穴位置图片

12、翳风穴

位置:

平耳垂下缘凹陷处,耳后乳突前方。

作用:

常用于耳聋、耳鸣、牙痛、颞下颌关节病、面瘫等疾病的缓解和保健。
翳风穴位置图片

13、耳门穴

位置:

耳屏上切迹前,下颌髁突后缘下压时。

作用:

耳部疾病的缓解和保健。
耳门穴位置图片

注意事项:

1、穴位的按摩需由专业人员指导进行。

2、穴位按摩通常能够达到一定程度的辅助缓解功效,不可直接作为治疗,如发现身体不适需及时就医,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。

展开全部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