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 郭兮恒
- 呼吸内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
概述:
拍背祛痰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振动使痰液流动,更容易排出。痰拍背适用于肺炎,痰排不出来,渗出物较多。
拍背时,手掌自下而上,由里到外拍,手掌呈空心状。拍背排痰要注意适用人群、手法、速度和力度、以及有无原发疾病等注意事项。
顺序和方法:
1、要正确拍背排痰,使手掌呈杯状,拇指紧贴其他四指,保持关节不动,用肘关节带动手掌,使其平稳拍背。用这种方法,手扣里的空气比较多,敲击力度比较平均稳定。当敲击胸部时,正好听到“空”“空”“空”的声音。敲击声不是噼啪声。
2、有节奏地拍打肺部,从下往上,从外到内。从背拍到腋窝。如右肺,使患者左侧靠在床上拍背排痰。如果是左肺,身体右侧靠在床上拍背排痰,在换姿势的过程中拍背排痰。拍背排痰在背部两侧,也就是脊柱两侧,也就是肺部的位置。千万不要划中脊,以免受伤。
3、轻敲每个肺叶一到三分钟,轻敲相连的部位,要重叠轻敲一到三分钟。


适用人群:
1、主要适用于咳痰量大,不易咳出的患者,主要适用于支气管扩张患者。由于支气管扩张患者常咳出大量脓痰,此时需要排痰,同时还需要进行体位引流,促进其痰液更好地排出。此外,还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。因为慢阻肺患者痰多,感染时不容易咳出来,尤其是老年患者和体质较弱的患者。
2、这些病人的痰比较黏,不容易咳出来,所以需要翻身,一起拍背。如果有必要,他们还可以使用振动排痰装置来帮助患者排痰。对于那些痰量大、不易咳出的患者,有必要辅助其排痰,必要时可配合雾化吸入,促进痰液排出。只有将痰液排出,才能缓解患者的胸闷、哮喘、肺部感染等症状。
注意事项:
1、当患者并发以下疾病时,不宜拍背促进排痰,如肺栓塞、肺结核、咯血、急性头部外伤、颅内压增高或绞痛、胸部骨折等。
2、注意手法,不能直接用平掌拍,也不能用拳头打。要将五指微微弯曲,握成空拳的形状,用手腕的力量快速有规律地拍打病人的背部。一边拍背,一边鼓励大一点的孩子咳痰。对于年龄较小不主动咳嗽的孩子,要做好吸痰护理。
3、拍打背部的速度为每分钟120—180次,起到快速振动胸壁,振动气道痰液,促进排出的作用。如果频率太慢,对咳痰没有影响。吃完饭不能马上拍背。饭后2小时或饭前30分钟拍背为宜。
4、拍背时避开心脏、脊柱等部位。拍背时观察病人的面色和生命体征,防止窒息和休克。
5、注意背扣的力度。拍得力度太轻,很多痰很难喷出气道。轻拍过重,可能会造成痰中带血的风险,甚至咯血、气胸。
综上所述,要注意正确的拍背顺序和方式,才可以有效地排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