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 吴彦
-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
概述:
高血压是一种动脉血压升高的慢性疾病,可伴有心、脑、肾等器官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。
目前普遍已经认识到遗传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,认为遗传是成人高血压的强决定因素,与遗传易感性相互作用的环境因素也是成人高血压的重要影响因素。
分级:
1、1级高血压:收缩压在140—159mmHg之间,舒张压在90-99mmHg之间。可以采取观察或服用降压药、日常锻炼等措施,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。
2、2级高血压:收缩压在大于等于160mmHg之间,舒张压在大于等于100mmHg之间。
3、3级高血压:收缩压大于等于180mmHg,舒张压大于等于110mmHg,可通过戒烟、限酒、减肥、运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变或药物治疗。如果降压效果不好,需要两三种药物联合干预。

病因:
1、遗传:目前普遍认识到遗传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,认为遗传是成人高血压的强决定因素,与遗传易感性相互作用的环境因素也是成人高血压的重要影响因素。
2、体重:研究表明,血压和体重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。患病率与肥胖和精神压力呈正相关,与体力活动水平呈负相关。
3、饮食电解质摄入:钠盐摄入过多可使血压升高,而饮食中充足的钾、钙和优质蛋白质可防止血压升高。
4、吸烟和饮酒:吸烟被公认为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。吸烟者患冠心病的相对风险比不吸烟者高两倍,缺血性中风风险高一倍,癌症死亡风险高一倍,总死亡风险高一倍。少量饮酒并不会急性影响血压,但其收缩压、舒张压、饮酒量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,提示酒精为血压上升的有关因素。
5、避孕药物:口服避孕药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在全世界普遍应用。其实所有吃避孕药女性血压均会上升,且血压会随服药时间增加而上升。其中口服避孕药升压作用多发生于35岁以上者,而停药时血压常降至正常值。
6、社会心理因素:流行病学研究表明,高血压在城市比在农村高发,在精神压力较大的专业及脑力劳动者中也有高发现象。女性在停经前的患病率较男性低,而停经后的患病率较男性高。
症状:
1、头昏眼花:高血压的一个典型表现为眩晕,有的表现为一过性。通常表现为下蹲或者突然站立时,头晕眼花,有的还会持续存在。头昏主要表现为头持续性沉闷和不舒服,严重妨碍思维、影响工作、丧失对身边事的兴趣。如发生高血压危象或椎基底动脉血供不足时,则可发生与内耳眩晕症相似的表现。
2、头痛:高血压的症状各异。有的高血压患者头痛,多表现为持续的钝性或搏动性,甚至呈暴发样。通常出现于晨起时,起而食之则渐减轻。疼痛一般位于太阳穴、后脑勺等处。
3、肢体麻木:四肢麻木在高血压患者中最为多见,以指、趾麻为主,走起路来肌肤有蚂蚁爬过之感,或者颈背肌肉有紧张感、酸胀感,有的病人会感到手指不够灵活。一般来说,积极治疗可好转,但若肢体麻木顽固、时间长、发生于某一肢体部位时,则需及时求医,以免中风。
日常护理:
1、设定合理作息时间、保持充足睡眠、避免过度疲劳。
2、维持健康的体重,肥胖者可酌情减轻体重。
3、可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,如慢跑,游泳,步行。促进身体血液循环、加强关节及四肢运动、增进食欲等。
4、保持心情舒畅、心平气和,切忌兴奋、紧张、生气等情绪刺激。
5、养成每日监测血压的习惯,早、晚各测1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