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率眼轴对照表
2022-07-12    5917 阅读
王卫
眼科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

概述:

眼轴是将眼睛视为一种光学仪器。从眼球接收到的光的最外层,即角膜-晶状体-玻璃体-视网膜的距离,在物理学上被视为光学系统的一个中心轴,称为眼轴。

角膜曲率是指角膜前后表面的曲率半径,用来确定角膜的屈光度、有无散光以及散光的性质。

关系:

角膜的曲率与眼轴有关。角膜曲率越大,眼轴越短,角膜曲率越小,眼轴越长。角膜聚焦平行光线时,焦点落在视网膜前,证明眼轴拉长。眼轴拉长后的焦点容易落在视网膜前,形成近视。如果眼轴过短,聚焦的平行光线会通过角膜的作用在视网膜后面形成远视。

角膜曲率与眼轴

检查方法:

1.眼轴: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测量仪器有A型超声、IOL-Master、光学低相干反射生物测量仪。

(1)A超:A超长期以来被视为眼轴测量的金标准。A超由于成本低廉,技术成熟,已经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主要的眼轴测量工具,其数据可以精确到100~120微米,超声测量的眼轴长度是角膜顶点到玻璃体视网膜接触面的距离,对于致密核、后囊下型白内障、配合欠佳的儿童、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IOL-Master难以测量的患者A超有独特的效果。因为是接触式测量,准分子手术后患者的A超测量容易造成感染和眼轴变短。

(2)光学相干反射生物测量仪器(IOL-Master):IOL-Master是继眼科超声之后的又一种新型眼科生物测量仪器,使眼科生物测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。测量的眼轴是从角膜的前表面到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距离。由于非接触式测量,所以避免了泪膜的损伤,可以识别黄斑中心凹,测得的眼轴比A超更精确。除了测量眼轴,还可以测量前房深度和角膜曲率,用不同的公式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。由于其测量精度高、快速、操作简单、非接触、可重复性强,降低了角膜上皮损伤和感染的风险,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IOL-Master对硅油眼、无晶状体眼、人工晶状体眼、角膜水肿、眼内注气、准分子手术的测量精度高,比A超有明显优势。但对于角膜凹凸不平、致密核白内障、后囊白内障、玻璃体视网膜病变、视力低下、固视不良的患者,测量精度较低,需要用其他仪器测量。

(3)光学低相干反射生物计(Lenstar):利用820nm光源波长的低光学相干反射原理,可产生强干涉信号,测量精度极高。所有数据都可以在同一个界面下获取,也可以测量角膜厚度、视网膜厚度和瞳孔直径,简单、快速、准确,重复性好。与IOL-Master类似,Lenstar无法准确测量致密核白内障和后囊下型白内障患者。

2.角膜曲率:

双眼分别测量。检查一只眼睛时,遮住另一只眼睛。检查者下颌置于镜架上,前额抵住头架,下颌垂直于桌面,眼睛直视前方,调整被检查者的眼位,使检查镜筒发出的像正好在被检查者眼睛角膜的中心,相当于瞳孔区。检查者通过目镜调整落在受检者角膜上的图像,并对焦点进行对焦,直至图像清晰。不同的角膜曲率计的图像设计是不一样的,有一些红色方块和绿色台阶。有两个带十字的轴向垂直的圆;有的是空心的“十”字和“十”字标。检查员在目镜观察下旋转镜筒,先确定靠近水平位置的第一主径线,然后旋转微调,使两幅图像刚好接触或重合,在刻度尺上记下屈光度或曲率半径值;然后,将镜筒旋转到垂直于第一主径线的位置,进行微调,使两幅图像刚好接触或重叠,在刻度尺上记下屈光度或曲率半径值。

临床意义:

1.眼轴:临床上白内障、屈光不正、斜视、弱视、青光眼、硅油眼、黄斑水肿等疾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眼轴改变。了解各阶段的眼轴变化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。

2.角膜曲率:确定是否有散光及散光的性质。用于某些疾病的诊断,如圆锥角膜、扁平角膜或散光。术后角膜随访观察。指导佩戴角膜接触镜。指导屈光性角膜手术。人工晶状体度数的计算,人工晶状体植入前的准备。

综上所述,眼轴是角膜前表面到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距离,其组成部分包括角膜厚度、前房深度、晶状体厚度、玻璃体腔长度和黄斑处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。角膜曲率可以判断是否有散光。两者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。

展开全部内容